每日筆記 前言 今天有以下幾個主題: 看房日記 以租房作為矛盾論的舉例 論「道」 看房日記 今天扛著沈重的身軀,行走在中壢區新明市場旁。喧囂聲此起彼落,充沛著菜市場的生機,也代表著龍蛇混雜的可能。 看房需要注意的事項,可以在【租屋看房要注意的100件事,超詳細「租屋檢查表」免費下載!】這篇文章中學習。然而撇除文章中提到的部分,其實租房看房,考驗的也是自身對生活的了解與認知。 自己是否知道平時生活的習慣,作息上會用到哪些工具、儀器,資源(例如水)的來源從何而來,都可以反映在看房租房這件事情中。一個對生活不夠熟悉,不會時常省思日常的人,很容易在看房時不清楚自己「應該了解」什麼。 這次看房最大的心得,是要對生活周遭的環境有所了解。能否注意到環境的優劣,從生活圈到家中,進而抉擇、改善,是一件很重要的。 這次看房還出了一點小意外,預約了兩個協助看房者,看的居然是同一間!情急之下,只好趕緊打開租屋網,繼續尋找其他可以接受的租屋處,詢問是否能夠看房。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母親對市場周遭的環境並不滿意,開頭的龍蛇混雜也是母親的心得,這件事也因此加深我「看房一定要實際去周遭走走、了解實情」的想法。幸運的事,在距離新明市場走路 5 ~ 10 分鐘的住宅區,找到了合適的房屋。我可以理解父母對小孩生活環境安全上的顧慮,我自己也會希望住的環境可以更加寧靜、安穩一點。 最終選定的房屋,於交通上,距離新明市場走路 5 ~ 10 分鐘,距離 133/132 公車站牌 3 ~ 5 分鐘;於環境上,寧靜清幽;於居所上,大小適宜、用具齊全(沒有烘衣機,但有曬衣服的地方)、乾淨,且價格相比市場旁更加便宜(有考慮過以往租客的電費,或許持平,過環境上比那邊好很多)。在價值上,好與壞時常轉變。房間在 5 樓,沒有電梯。距離新明市場原本 1 分鐘的路程,變成 8 ~ 10 分鐘。於「體力」、「墮性」、「省時」上,以常理來說是負面的,但!考量到時常久坐電腦桌前,長期缺乏運動量的情況下,擇此而居,反而可以強迫「自己」要運動,乃硬性上之推波助瀾,實屬利大於弊。 除了看房上的學習,法律知識上的學習也很重要。就算對自身生活暸若指掌,在簽約的事情上我還太過年輕,缺乏實際經驗,有很多細節是我自己無法注意到、有所不知的。和大家分享今天的經驗:租房付款前,要確認對方是否是詐騙,一定要看對方是否有「所有權」,還要核對身分證件,看是否與所有權狀上的名稱相同等等。若對合約有所疑慮,提出修改,雙方同意後有很多執行方式,包括錄音、手寫改動後簽章等等。因為是租屋,合約上通常會有對「屋況」(家具的供應情形等)的描述,若承租人損壞,要予以賠償。簽約前,一定要雙方一起核對,簽約後,還要記得拍照錄影,為自己保留居住前屋況的證據。 以上就是今天的看房日記,很幸運找到租屋處,也感謝母親假日時陪我出來走路運動,協助我看房,指導我簽約事項。 以租房作為矛盾論的舉例 什麼是矛盾? 什麼是矛盾?簡單來說,矛盾就是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即對立統一,底下將以租屋這件事作為舉例。(思考對立與統一關係時,可以先從供需下手,思考兩個對立面供應和索取的東西為何?爭奪的東西為何?) 對立關係的舉例:出租者能夠提供房屋,希望獲得金錢;承租者希望使用房屋,為此提供金錢。因此,出租者與承租者彼此是對立關係,雙方都希望能在金錢和房屋的使用上達成共識。(這邊可以說是以金錢和房屋為根基完成地承租者與出租者的「循環」。承租者 -> 金錢 -> 出租者 -> 房屋 -> 承租者。)出租者追求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並確保房屋的保護和維護,而承租者則追求適合的住所並希望得到合理的租金和良好的居住環境。 統一關係的舉例:沒有承租者,出租者無法獲得租金收入,也無法充分利用房屋資產。同樣地,沒有出租者,承租者難以找到合適的住所,無法滿足自己居住上的需球。因此,出租者和承租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的,他們的存在與合作是租房市場的基礎。 統一性和鬥爭性 統一性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意味著矛盾的雙方是相互依賴、戶為前提的,不能孤立的存在和發展,一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展為條件 矛盾同一性表現在另一方面是,矛盾的雙方不僅僅相互依賴,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向著相反的方向轉化。同時,矛盾雙方轉化的前提,一定的條件是必須的,沒有條件不會有轉化。 …
2023/6/11 每日筆記 Read More »